新闻中心
压敏电阻防起火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4-06-26 10:49:54


作者:徐加征1, 谈儒猛2, 张本军

(1. 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研究院)

摘要:针对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MOV) 在工作中出现的失效和燃烧事故, 给出几种在线监控MOV的方法, 其能够在MOV失效前发出告警信号, 并及时处理, 从而避免严重事故发生。通过实践证明该监控方法有效并且可规模应用。监控技术在MOV器件上实现技术和应用突破, 可供其他类型浪涌保护器件参考。

全文发表在《电子质量》2024.4

0 引言

压敏电阻 (MOV:Metal Oxide Varistor) 是一种半导体元件, 具有独特的晶界结构, 其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急剧减小, 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高通流容量、 低残压、 无续流且成本较低等优点, 已被首选使用在电源和信号口作为过电压保护元件 [1-3]。MOV本身通流容量虽大, 但能量容量却不大,即它的额定连续功率很小, 常用的MOV额定功率一般都是mW级别, 在通过恒流时就无法承受了。

比如MOV运行在U=53 V电路中, 由于老化产生漏电流100 μA, 根据P=UI, 将U=53 V和I=100 μA代入, 计算得出发热功耗为5.3 mW, 和MOV本身功率是一个级别。当MOV漏电流达到mA级时, 足够超过本身所能承受的连续功率, 从而引起燃烧问题。

针对MOV失效引起的燃烧问题, 目前业界给出的主流方法都是堵的方法, 此方法存在诸多缺点, 无法达到真正解决MOV燃烧问题的效果 [4-5]。最新的研究技术通过疏的方法, 提前预防告警和处理, 从而真正地杜绝MOV发生燃烧问题。目前这方面的技术, 主要从温度异常和漏电流异常两方面去考虑。

1 MOV失效机理和指标
1.1 失效机理

从原因上分析, MOV失效可分为老化失效和暂态过电压破坏2种类型。

a) 老化失效

老化失效指的是MOV长时间工作状态中, 漏电流超过规定限值, 并呈非线性增加, 从而导致MOV显著下降, 直至为零。MOV由于超过常规的漏电流存在, 内部低阻线性化逐步加剧, 漏电流恶性增加且集中流入薄弱点, 薄弱点材料融化,形成1 kΩ左右的短路孔后, 电源继续推动一个较大的电流灌入短路点, 形成高热而起火, 表象如图1所示[6]

b) 暂态过压破坏

暂态过电压或工频电压破坏指较强的暂态过电压使电阻体穿孔, 导致更大的电流, 超过MOV本身所能承受的功率, 从而导致高温起火, 表象如图2所示。

1.2 MOV失效指标

MOV有2个重要参数, 即:压敏电压和漏电流。压敏电压指通过规定电流 (一般为1 mA) 时,MOV两端产生的端电压, 又称为标称电压, 即击穿电压或阈值电压。压敏电压直接作为衡量MOV好坏的一个标准。压敏电压误差范围为±10%, 如果超出此范围, 则作为失效的判据。这也是厂家测试和生产检验的参考依据。

漏电流是指MOV在规定的温度和最大直流工作电压下, 流过MOV的电流。一般要求小于20 μA或10 μA。在实际使用中, 需注意的不是静态漏电流值本身的大小, 而是稳定性 (即稳定变化率),μA级别, 没有发生突变, 即认为是稳定的。

漏电流20 μA只是作为元器件厂家接受检查的一个参考依据, 不作为实际应用中失效的判据。在实际应用中, 此数值过于严格。针对浪涌保护器件 (SPD:Surge Protection Device) 具体应用的标准GB/T 18802. 11 《低压电涌保护器 (SPD) 第1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合格判据规定了在经过测试之后漏电流不能超过1 mA。这与MOV本身特性符合, 在漏电流为μA级别时, 变化率固定, MOV通过和环境的热交换, 本身并不积累热量, 属于正常工作状态, 但漏电流一旦突破μA级到mA级别时, 就呈非线性突变, 热量开始积累, 加剧漏电流进一步增大, 直到产生燃烧现象。目前的在线监控技术主要是基于这个特性设计的。

2 MOV防燃设计方法

针对MOV失效引起的燃烧问题, 有外加防爆盒设计, 或在MOV外面涂覆防燃烧物质, 或给MOV套上防燃烧套管, 保证MOV不会燃烧或在意外燃烧时, 不影响到环境和周围器件。但这些方法存在很大的缺点, 其以牺牲MOV本身的性能为代价, 会影响MOV的散热, 降低其性能, 此外这些方法都不带在线监控功能, 无法输出告警信号,无法大规模商用。

在不影响MOV 的同时, 还能够实时监控、检测和处理性能, 并且器件的状态, 避免燃烧,是器件厂家和设备厂家共同的愿望。目前这方面的技术, 主要从温度异常和漏电流异常两方面去考虑。

3 MOV在线监控设计方法
3.1 温度保险丝技术

a) 该技术将MOV 和 温度保险丝 (TCO:Thermal Cut-Off) 串联封装在一起, 利用热传导将漏电流在MOV上产生的热量传导到TCO上, 在温度升高至TCO的设定温度时 (此温度也是MOV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 TCO熔断, 将MOV从电路中断开, 不再有电流通过MOV, 主电路不受影响, 工作正常。同时并联二极管信号灯在TCO熔断时, 信号灯熄灭, 给外界发出异常信号, 如图3所示。

热熔接点应与电阻体有良好的热耦合, 当最大冲击电流流过时不会断开, 但当温度超过MOV体上限工作温度时即断开。内含TCO的MOV又称TMOV [1, 7-8]

b) 上述方法有个弊端, 必须在现场观察灯的状态才能知道MOV状态。于是可把TCO状态转换为告警信号输出, 通过板上信号处理器把TCO熔断信号作为告警信号上报, 如图4所示。

c) 由于TCO串联在MOV回路上, 对TCO的温度敏感性要求特别高, 以免在浪涌时误动作, 存在TCO选型上放宽温度要求, 结果可能造成压敏超温时, TCO不能及时熔断。为避免这个问题,在MOV旁边紧密并排一个温度系数相对小些, 对温度更敏感的TCO, 能够保证MOV超温时及时熔断, 并把断路信号作为告警信号上报, 如图5所示。

d) 上述方案也存在隐患, 如果告警信号没有及时被发现, 或者发现没有处理, 则MOV持续积累热量, 最终会造成燃烧。在图5的基础上, MOV回路再串联一个熔断点 (温度系数) 比TCO2高的TCO1。这样就能保证如果告警信号没有及时处理时, TCO1会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而熔断, 避免MOV燃烧, 如图6所示。

e) 在图6的基础上, 给TCO1加个告警二极管灯,保证现场也能观察到MOV的状态, 这样利用TCO监控MOV状态的设计方法就很完善, 如图7所示。

3.2 低熔点焊接+微动开关技术

低熔点焊接+微动开关技术也是目前很多SPD厂家采用的技术, 主要通过温度和机械装置来完成。在MOV引脚处增加一个低熔点焊接点。在MOV漏电流过大, 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焊接点熔断, 在机械外力作用下焊接点迅速分离, 从而将MOV从电路中切除, 同时联动告警触发, 利用微动开关的灵敏性, 发出告警信号。

如图8所示, 正常状态时, 微动开关的控制杆是被遮弧滑块压下的, 微动开关处于短路状态,输出短信信号。当电源模块内部的MOV失效过热后, 低温脱扣焊台熔化, 脱离弹片弹起, 遮弧滑块会在弹簧的作用下, 向前移动, 不再压制微动开关控制杆, 使得微动开关的控制杆向上弹起,这时微动开关的状态会由短路状态变更为开路状态, 输出开路干接点信号。

3.3 电流监控技术

利用电流互感器 (CT:Current Transformer)监测通过MOV的漏电流, 并将漏电流信号传送到前级放大电路, 由前级放大电路对μA级电流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 供给单板上处理单元进行采样和数据处理, 完成对MOV漏电流的实时监控 [3]。当MOV漏电流超过预警门限值时, 处理单元将告警信息实时发送至后台监控管理单元, 框图如图9所示。


3.4 方案分析
上述对防护器件的在线监控方案, 针对不同产品和应用场合, 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具体如表1所示。


4 告警信号处理设计

以使用TCO技术作为在线监控和输出告警信号为例, 图10给出告警信号处理的原理框图, 其他监控方法告警信号处理方法可类似参考。

图10在图7的基础上增加告警信号处理电路,电路中增加一个防反二极管, 防止电源反接时对电路造成破坏。利用光耦将TCO2断开的高电平信号转换为低电平逻辑信号, 起到隔离和转换作用。转换后的逻辑信号 (即告警信号) 输入给后级CPLD, CPLD逻辑负责产生中断, 针对过来的中断信号, 软件人员编写告警代码在CPU中运行, 通过网络发送告警信息给网管平台, 网管平台24 h监控告警信息。由于光耦本身通流能力很小, 需要增加电阻R1和R2进行限流, 同时增加电容对信号进行滤波。MOV参数可根据防护电路电源性质、 后级别被保护电路的性质和防护的瞬态冲击幅值, 来确定合适的压敏电压、 嵌位电压和最大通流能力。

5 结束语

实时监控和在线检测MOV的状态, 并针对异常状态实时上报告警信息, 在失效和进一步发生燃烧前, 及时进行解决, 杜绝严重问题的发生,已经成为MOV应用的趋势。本文结合目前保护器件行业发展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 给出一些MOV在线监控设计方法, 同时供其他类型浪涌保护器件设计参考。下一步将针对气体放电管 (GDT:Gas Discharge Tube) 和瞬态抑制二极管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 diode) 的自身特性,和MOV的异同, 给出具体的防护方法。随着未来科技发展和产品自身要求的变高, 也一定会有更新技术产生。

参考文献:

[1] 钟林, 廖敏夫, 袁幸, 等. 雷电流识别与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J] . 电测与仪表, 2016, 53 (6):69-73.

[2] 周方君, 周萌, 张佳晖, 等. 隔离变压器在电源系统防雷中的应用[J] . 气象科技, 2015, 43 (5):969-972;991.

[3] 周成龙, 李子森, 刘强, 等. 一种简易瞬态过压浪涌抑制电路的设计 [J] .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6 (5):73-75.

[4] 李云. 瞬态电磁干扰特性对比及应用 [J] .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5 (2):81-84.

[5] 任晓明, 蔡振新, 傅正财. 低压电涌保护器暂态过电压测试方法研究 [J] . 高压电器, 2007 (4):248-249;252.

[6] 黄敏超, 陈石, 许由生, 等. 即时传热的压敏电阻过热保护方式 [J] .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6 (5):77-81.

[7] 孙丹峰, 季幼章. 压敏电阻过热保护技术 [J] . 电源世界, 2014 (6):39-43.

[8] 熊鲁红, 胡耀祖, 吕庆永. 智能防雷监控系统 [J] . 现代建筑电气, 2015 (S1):42-46.


相关链接

关于SPD着火问题的讨论


自然界中的雷电不可能消失
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向往和冲动也不可能终止
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威胁
只能靠技术的继续进步来解决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中国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