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27 日 22时 17 分39 秒,位于贵定县昌明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宝塔石化油库TG-104汽油罐起火,随后爆炸揭顶引发该罐油品持续燃烧。2024 年 3 月 28 日 15 时 40 分,现场明火被扑灭。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件造成宝塔石化油库汽油罐组TG-104储油罐被烧毁,烧掉92#汽油约716.88 吨,以及相关仪表、管件及附属设施,经核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23.59 万元。
该事件发生后,黔南州立即成立调查组,坚持按照“四不放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调查,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认定、综合分析、专家论证,查清了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件性质,提出了相应预防整改措施及建议。
设计原因分析
根据《贵州宝塔石化有限公司贵州(昌明)国际陆港石化物流园新建 2 万 m³成品油油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第4.4.3 防雷防静电设施和《贵州宝塔石化有限公司新建 2 万m³成品油油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第6.2.1 节 主要工艺、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中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与项目配套情况:新建汽油罐的顶板厚度均不小于 4mm,且均为内浮顶油罐,故汽油罐组不设独立的避雷针、线,但油罐体做接地,内浮顶罐的不锈钢浮盘与罐体用2根直径不小于5mm的不锈钢丝绳做防雷防静电软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柴油罐为固定顶,顶板厚度>4mm,罐组不装设独立的避雷针、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的首末端、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 200~300m 处做防雷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30Ω。平行敷设的油管线,其净距小于 100mm 时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间距不大于 30m。管道交叉点净距小于 100mm 时,其交叉点用金属线跨接。公路卸油点、罐组及油罐盘梯入口等处设置导除人体静电装置。供电电源端及信息系统配电线路首末端均装设防浪涌保护器。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所有电气用金属构件,电缆外皮均接地。该企业成品油罐区防雷设施设计和施工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 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要求。
雷电监测定位情况
根据贵州省雷电监测定位资料,2024年 3 月 27日 22:00—22:30分,黔南州贵定县贵州宝塔石化有限公司成品油罐区 10km 半径范围内监测到的闪电活动情况如下:总闪 135次,其中云闪116 次,云地闪19 次;正闪 44 次,负闪 91 次;最大云地闪强度 111.7kA,平均云地闪强度 33.4kA。
防雷设施定期检测情况
查贵州宝塔石化油库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黔雷检字[1062017002]2024-0107号),检测单位为本溪普天防雷检测有限公司,雷电防护装置甲级检测资质证(证书编号:1062017002,有效日期:2022 年4 月 28 日-2027 年4 月 27日,发证机关:辽宁省气象局);检测时间:2024年 1 月28日;有效日期:2024 年 7 月 27 日;检测主要项目:贵州宝塔石化有限公司贵州(昌明)国际陆港二万立方米成品油库配电房、泵区、罐区、卸油区、装卸区的防雷装置接地检测;综合评价:根据检测结果,配电房、泵区、罐区、卸油区、装卸区所检项目符合执行标准规定,合格。
事件原因认定
经调查认定,事件直接原因是强对流天气下雷电直击在汽油罐区 TG-104 储罐罐顶呼吸阀区域引燃油气,进而导致储罐内部汽油燃爆。
事件性质
经调查认定,本次事故是一起因极端强雷击引发的一般火灾事件。
预防措施
1.提高设防标准。贵州宝塔石化有限公司成品油罐区已经严格按照现行石油库设计规范和防雷要求设置了防雷设施,但鉴于昌明镇为雷电易发区,建议贵州宝塔石化有限公司提高设防标准,强化罐区防雷能力。目前该企业正在对现场进行清理,待清理完成后,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并经气象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2.强化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强化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建立与辖区内重点单位的信息互通,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通报至相关单位,及时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等应急措施。
3.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是加强企业消防、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消防、应急设备设施随时处于可用状态。二是强化企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处置异常工况、初期火灾等应急能力。三是加强我州应急力量建设。统筹各方力量,针对我州危险化学品体量和重点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需求,加强消防设备设施、专业救援装备、专用应急救援物资等的储备,加强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确保类似情况得到安全、专业、精准、高效处置。
相关链接: